工矿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
咨询热线:400-030-5299 | 网站地图
钢铁产业的粉尘污染现状
改革开放以来,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,得到迅速发展,产量显著增长,20世纪90年代成倍增长,1993年超过美国,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,自1996年起,我国的钢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。
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,但是,在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排放大量污染物。钢铁工业的主要污染源有烧结、焦化、炼铁、炼钢及附属工序。其中空气污染物排放引起的污染问题尤其严重。这些污染物包括颗粒物(TSP)、二氧化硫(SO2)、氮氧化物(NOx)、二氧化碳(CO2)等,SO2及NOx还可以形成酸雨和次生颗粒物等二次污染物。锅炉与烧结生产是硫氧化物较大的发生源,煤和重油的燃烧以及钢铁精炼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及粉尘。
节能降耗和治理污染的目标都是清洁生产。清洁生产的概念是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提出的,我国的清洁生产工作是从1992年开始推行的。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工业,又是高能耗、重污染的行业,必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,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
20世纪90年代以来,钢铁工业在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,废气处理技术,废水处理技术、废渣处理技术都有了较大的突破。排污总量控制、钢铁渣的综合利用率、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等方面的平均值达到或超过目标值,但在其他很多方面仍与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有很大差距。总体来看,中国钢铁行业环保节能工作任重道远,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。钢铁工业含尘气体的综合治理和利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。
钢铁厂无组织排放生产性粉尘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,人体吸入这种粉尘后,粉尘会沉淀在人体的支气管壁和肺泡壁上,长期下来会引发尘肺病。据研究大于10um的粉尘,几乎全部被鼻腔内的鼻毛、粘液所截留;5~10um的粉尘,绝大部分也能被鼻腔、喉头器官、支器官等呼吸道的纤毛,分泌粘液所截留,这部分粉尘会由咳嗽、打喷嚏等保护性条件反射而排出体外;小于5um的粉尘会深入肺泡中,0~4um左右的一部分能在呼气时排出之外,绝大部分都滞留在肺泡中形成纤维组织,导致呼吸机能障碍等各种疾病,矽肺就是其中之一。有人研究矽肺死者肺中尘粒的百分比,发现1.6um以下的占86%;3.2um以下的占100%。而装载系统产生的粉尘的粒度很大一部分是小于5um,所以对人体伤害极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