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信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信息

SCR脱硝中,氨逃逸对设备的“隐形伤害”

时间:2025-09-23

来源: 原创 浏览量:12
  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,SCR(选择性催化还原)脱硝技术已成为燃煤电厂、钢铁、水泥等工业领域常用技术。它通过注入氨气(通常以氨水或尿素形式)作为还原剂,在催化剂作用下,高效地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(NOx)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,助力企业实现超低排放

  然而,许多企业管理者往往只关注一个直观的指标——NOx排放浓度是否达标。却忽略了另一个看似“微小”但危害巨大的参数:氨逃逸率。当SCR反应器出口的氨逃逸浓度超过设计值(通常为2.5-3.0ppm),那些未参与反应的“逃逸氨”便化身成为潜伏在系统中的“隐形杀手”,对下游设备造成持续且难以逆转的伤害。



 “隐形伤害”之一:空预器堵塞

  空预器是锅炉尾部烟道中至关重要的换热设备。当逃逸的氨与烟气中的三氧化硫(SO3)相遇时,会反应生成硫酸氢铵(ABS)。硫酸氢铵在温度范围为150-230℃的空预器换热元件上呈液态、粘稠状,如同胶水一般,会大量捕捉烟气中的飞灰。这种“灰垢”混合物会迅速堵塞空预器通道,导致:

  系统压降急剧增加:引风机电耗显著上升,直接推高运行成本。

  换热效率下降:影响一、二次风温,降低锅炉效率,增加煤耗。

  频繁停机清洗:为清理堵塞,必须安排停机,严重影响生产连续性,造成巨大经济损失。

  这种堵塞过程是渐进的,初期不易察觉,但一旦形成规模,治理代价高昂。

 “隐形伤害”之二:催化剂中毒失活

  孔道堵塞:逃逸的氨会与烟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,生成硫酸铵等盐类,堵塞催化剂的微孔,减少其有效比表面积,导致活性迅速下降。

  碱金属中毒:氨本身作为一种碱性物质,过量吸附在催化剂酸性活性位上,会中和其酸性,直接降低催化剂的反应活性。

  这不仅迫使企业提高喷氨量以维持脱硝效率(形成恶性循环),更会大幅缩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,导致昂贵的催化剂提前更换,带来数百万的意外支出。

  “隐形伤害”之三:后续设备腐蚀与损坏

  对电除尘器:氨会改变飞灰的比电阻,影响电除尘器的捕集效率,可能导致粉尘排放超标。

  对烟囱:残余的氨可能形成“烟羽”(白烟),甚至造成烟囱的腐蚀。

  这些连锁反应使得整个烟气治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。

  如何让“隐形伤害”现形并有效防控?

  氨逃逸的危害虽“隐”,但绝非无解。关键在于从“被动治理”转向“主动预防与精准控制”。

  精准喷氨与流场优化:采用更先进的喷氨格栅(AIG)技术,结合CFD流场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,确保氨气与烟气均匀混合,从源头上减少氨逃逸的产生。

  在线监测与智能控制:九九云环境工业源延期脱硫脱硝及氨逃逸AI精准控制系统,将人工智能与工业机理深度融合,打造“监测-预测-优化-控制”闭环,实现污染物(SO2、NOX、氨逃逸)与工艺参数(温度、压力、pH)动态精准控制。系统具备实时监控、告警管理、数据分析、一键智能控制等功能,操作简单、即学即用、省心省力。


  定期检查与性能评估:定期对催化剂进行性能检测,分析空预器压差变化趋势,建立设备健康档案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
  氨逃逸问题,绝非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“小参数”。它是一场悄无声息、却代价高昂的设备腐蚀战。正视氨逃逸的“隐形伤害”,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将其控制在最低水平,不仅是满足环保监管的必然要求,更是企业降本增效、实现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的内在需求。

新闻动态

+
微信客服二维码

扫一扫加好友咨询